

中國千家豬場大調研河南站完美收官!
由豬易傳媒主導,河南銀發牧業有限公司獨家冠名的中國千家豬場大調研活動(河南站),已于今日圓滿結束。
從4月25日到5月10日,歷時16天,行程超過3000公里,我們調研小組走訪過新鄭、新密、汝州、南陽、新野、唐河、西平、汝南、平輿、新蔡、正陽、獲嘉、衛輝、新鄉縣、新鄉市等地超過70家豬場,對河南養豬業當下形勢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禁養、限養問題突出
每到一個城市,我們都會詢問當地的禁養、限養政策,從走訪我們了解到,在距離村莊、公路、河流較近的豬場,基本都處于在禁養、限養區,也有部分問題突出的豬場已經被拆遷。處于禁養區的,有些地方會要求養殖戶棄養,豬場可以不用拆遷,但是不得再從事養殖業。不少豬場老板表示如果禁養,可能考慮轉行。規模稍大些的,會重新找地,重建豬場,都是養豬用地難找,新建成本過高,養豬前景迷茫導致豬場老板猶豫不決。限養區的很多豬場,豬場老板也表示因政策限制,多數表示無法擴大規模,只是維持現狀,正常的淘汰、補欄。
不難看出,由于當下環保的壓力,當政策完全落實下來,會有大批豬場面臨關閉,今后的養豬業,大量小散戶會被淘汰,養豬會向更加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100-300頭左右母豬群的規模家庭農場將成為新的生力軍。
二、飼養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對于很多50頭母豬以下規模的豬場,多數豬舍設施偏陳舊、飼喂環境較差,疫病控制能力偏弱,養豬技術水平不高,疫病時有發生。另外很多養殖戶的觀念比較落后,不愿參與養豬技術學習,對當前的先進管理理念知之甚少。
養豬行業已經逐漸從過去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過渡,從千家萬戶都能喂豬到現在需要掌握各項養豬技術為一身的技術派發展,現在更多的是比拼飼養管理水平。如何降低養殖成本,多提供活健仔豬數,提高養豬生產成績是今后各養豬戶發展的方向。
三、不怎么計算養殖成本
對于80%的走訪對象,當我們問到一頭豬的出欄成本大概有多少的時候,他們表示從來沒算過。這也是因為很多豬場都是老兩口在養豬,沒有外請工人、技術員,這樣一來就不牽涉到人員成本。像場地租金、設備折舊這些對于家庭養殖來說,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對于市場跌宕起伏的行情,養豬還是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識,做好生產管理 記錄,疫苗、用藥記錄也要及時做好,在今后的養豬業里,除了比拼養豬技術提高生產成績外,還要拼誰的成本更低。
四、養豬從業者斷檔嚴重
在前幾天我發的走訪調研中,已經提到這個問題,未來的中國養豬業的中流砥柱在哪里?在我們走訪過的70多家豬場,80%都是40-50歲左右的人在養豬,這其中又有不少靠運氣在養豬的,而他們的下一代更不愿意從事養豬業。真正的中流砥柱還是那些把養豬當做事業的,有拼勁,又能不斷學習的年輕人。
五、銀發牧業市場知名度偏低
本次中國千家豬場大調研河南站是由河南銀發牧業有限公司獨家冠名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品牌影響力偏低,很多豬場表示沒聽過,說知道的也只是略有耳聞。銀發牧業一直堅持“實實在在”的經營理念,不過對于當下競爭日益激烈的養豬業來說,努力提升品牌影響力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發展的。
六、大型養殖企業轉軌升級
在此次走訪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不少大型畜牧企業目前在做什么。有的上市農牧企業目前已經有飼料、疫苗、種豬、生物飼料、種業、植保等產業,并且已經初步實現經理級管理人員持股化。還有的企業目前在做“公司+基地+農戶”的放養豬合作模式。我省的上市公司在全國各地大規模圈地搞規模化養殖,同時因環保問題也不同程度受到當地村民的抵制。當前養豬業正在加快產業升級,把握好市場方向將會極大的提高自身競爭力。
河南銀發牧業有限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集飼料生產與銷售、種豬選育與擴繁為一體的大型養殖企業,現存欄優秀新美系原種、純種能繁母豬15000多頭,年出欄優良種豬、商品仔豬30萬頭以上。此次參與中國千家豬場大調研活動,目的就是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當前更多豬場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并能提出科學合理化的整改建議和技術指導,通過走訪我們發現,很多豬場飼養管理水平偏低,母豬更新不及時,生產成績不高,所用飼料全程料肉比偏高,養殖收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銀發牧業一直把“立志做優秀豬場的卓越服務商”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通過提供優質飼料和優良種豬,并提供先進的技術服務幫助廣大中小養殖戶產業升級,共同致富。
銀發牧業熱忱歡迎廣大養殖朋友前來公司參觀考察,合作共贏。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