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龍:設想養豬行業的2020與2025
愛豬網訊 2018年12月13日,由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主辦的第四屆(2018)中國豬業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豬業博覽會在珠海召開,河南銀發牧業總裁王曉龍受邀做《設想養豬行業的2020與2025》的主題報告。
王總首先介紹了銀發牧業經過20多年的耕耘, 專注于種豬基因與飼料營養兩個核心, 在四個省(直轄市)建立了養殖基地, 發展至今存欄2萬頭母豬, 并致力于做優秀豬場的卓越服務商。
王總首先從對養豬行業一系列的數據羅列之后指出:由于中國地域遼闊,養豬空間錯綜復雜,加上非洲豬瘟的影響,種豬生豬白條肉的運輸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國家也出臺了相關及的禁運政策;每個省的豬價有高有低,幾乎囊括了全世界的從高到低所有的豬價區間;原先中大型養豬企業、散戶并存的行業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外行、民營企業、資本市場、外資、國資紛紛進入養豬業,目前的養豬業,不可不謂之壯觀。王總強調到,防住非洲豬瘟,是一切想法的基礎和前提,是2020年與2025年發展的關鍵。
關于非洲豬瘟的防控,王總也談了自己的3點想法:
1、變態級的生物安全:洗消站、運輸車、徹底消毒,限制流動、管人、看門、跟車不斷加強;
2、生存是第一位: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豬場的生存>提升>存欄;
3、調整發展思路:重新考慮布局、問題產能淘汰、人員必須有專業性。
王總在隨后的報告中指出,經歷了非洲豬瘟與限運之后,2018年將是養豬行業巨變的一年,生物安全與行情的因素將決定2019年里養豬企業的去或留,而到了2020年行業將會進行陣痛后的變革,直到2025年左右形成新的行業格局。
從目前行情帶來的影響和政府政策產生的影響來看,未來的行業整合方向一定是向集約化程度更高的大公司或組織方向靠近,并且占的市場比例一定會快速增加,未來養殖結構也將主要分為4大類:100頭以下的小規模養殖公司(專業戶),100-3000頭的家庭農場及單體養殖公司,3000-30000頭的中型企業以及3萬頭以上的大型集團公司。
最后,王總分析了不同養殖規模分別到2020年以及2025年的發展態勢:小規模養殖公司到2020年主要以育肥為主,到2025年將成為一種副業,一種生活習慣;家庭農場及單體養殖公司到2020年環保能夠過關、有可持續經營能力、關鍵技術得到改進,到2025年不再單打獨斗,會不同程度的加入相應的養殖體系或聯盟等;中型企業到2020年是劫后余生,痛定思痛,重新定位、練好內功,到2025年則是求穩,因為發展機會會越來越少,需要不斷尋求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與結合;大型集團公司中的優質企業到2020年又開始發展布局,重整旗鼓,進行產業鏈布局,到2025年則格局基本定型,進入完善發展階段。
(文/愛豬網記者朱斌/恒通動保劉吉霏)
相關產品